“四水同治”的鹤壁探索:以水系连通助推冬春水利会战出重彩
2023-06-16 10:02:01 来源: 鹤壁市人民政府网
关注河南热线

“民主渠通水啦!”


(资料图)

4月9日,随着一声令下,淇县民主渠渠首贺家村淇河取水闸处,水流泻涌而出,顺着民主渠向水河(赵家渠)蜿蜒流去。这标志着鹤壁市冬春水利会战重点项目——淇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主体通水!

近年来,在省委、省政府“四水同治”战略指引下,鹤壁市冬春水利会战紧锣密鼓、全面展开。作为会战的重头戏——投资4.92亿元的淇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,历时7个多月奋战,顺利竣工。

“四水同治”这篇大文章,在鹤城大地上取得了最新的实践探索经验——统筹推进水资源、水环境、水生态、水灾害综合治理的具体实践中,提高站位超前谋划、凝心聚力攻坚克难、联网成群构建体系、统筹推进民生为本,四位一体“四水同治”。正因为此,鹤壁市“四水同治”连续两年在全省考核中获“优秀”等次。

超前谋划

为有源头活水来

“消失20多年的渠水回来了!”6月2日,站在民主渠岸边,淇县水利局总工程师常存俊感慨道。从小生活在渠旁的常存俊,儿时记忆里的民主渠水清岸绿,到了夏季鱼虾成群,两岸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。20世纪80年代起,由于主干渠、支渠损毁渗水严重,加上杂草和淤泥阻塞渠道,曾经清澈见底的民主渠成了“臭水沟”。

“虽然淇县水系建设基础较好,但长期以来,由于缺乏整体的水系规划和建设,存在‘三河绕行,一渠不通,五河不连,水库不丰’等问题。”常存俊介绍,当时淇县境内河渠坑塘萎缩淤塞,导致水生态系统不断退化,也给行洪排涝带来了不小的安全隐患。特别是水系连通不畅,引水能力差,坑塘蓄水能力不足,过境水源利用率低,造成了极大的水资源浪费。

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状况,鹤壁市水利部门深入践行“节水优先、空间均衡、系统治理、两手发力”治水思路,主动提高站位,统筹谋划,系统治理,通过水资源的统一管理、调度和优化配置,借助淇河生态补水,改善下游生态环境。

2022年,鹤壁市在全省率先编制完成《鹤壁市四水同治“1+9”规划》。在《规划》指引下,市、县协同推进,当年9月29日,淇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开工建设,涉及6个乡镇(街道)、32个行政村、6.3万人,总长56.7公里,河道清淤38.49公里,新建生态护岸19.29公里,岸坡及岸带植被恢复面积1.61平方公里。

项目从水系连通、河道清障、清淤疏浚、岸坡整治、河湖管护、防污控污、景观人文等7个方面综合考量、统筹推进,对沬水河、思德河、民主渠等3条骨干河流进行系统性整治和清淤,打通水系连通“主动脉”。

同时,大力提升卧羊湾、北阳河等河道行洪能力及两岸自然景观生态效果,打通最后的“毛细血管”,初步实现横向串联、纵向通达的生态水系网络。

问渠那得清如许?为有源头活水来。如今,源源不断的淇河水流入民主渠,汩汩清水润民心。

攻坚克难

凝心聚力搞建设

4月20日,在淇县思德河河道疏浚、绿化景观建设等工程施工现场,打桩机、挖掘机轰鸣,正在做收尾工作……

勠力奋斗,水到渠成。自2022年9月淇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开工建设起,各参建单位强化督导调度、优化施工方案、倒排项目工期,凝心聚力推进项目建设。

民主渠郭湾隧洞及宋庄隧洞年久失修,2021年又遭遇洪水破坏,隧洞多处塌方,淤堵严重、空气稀薄,局部甚至存在有害气体……“洞内高度不足2米,只能人工清淤。为了不误工期,我们在洞内增加照明设施和通风设备,每隔200米在洞顶开通风口,遇到洞内石头脱落处加装钢护棚,确保高效推进项目建设。”项目负责人秦园园介绍。

施工难度大这一状况在鹤壁市水利建设一线比比皆是。参与过鹤山区引洹河水入羑河工程的鹤山区水利局副局长贡志飞说,工程利用跃进渠将洹河水引入羑河,解决了羑河水源难题。但是,施工期间恶劣的施工环境给工程建设带来巨大挑战,参建单位工人肩扛车推建筑材料,自制高空滑轮索道等,将钢筋、水泥等建筑材料运送至悬崖峭壁上。

尤其是在高洞沟隧洞施工期间,由于洞内淤泥湿滑,工人们佩戴全套安全防护装备才能进场施工。为了节约时间,工人们背上干粮,吃住在山洞,靠人工清理隧洞、衬砌隧洞、打通隧洞……直至工程顺利完工。

鹤壁市各级水利部门凝心聚力、一心一意搞建设的事例远不止这些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资金问题关乎着项目进展。为了破解资金难题,在建设过程中,鹤壁市采取利用债券资金、银行贷款、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、以工代赈、PPP、EPC等方式,并通过政府联合社会资本,多渠道筹措水利建设资金,保证冬春水利会战、灾后恢复重建等“四水同治”项目顺利实施。

前期项目审批决定着项目建设进度。为压缩审批时限,提供更优质的审批服务,鹤壁市优化审批程序,急事急办、特事特办、并联推进,优化程序、提高效率,促进项目建设提速增效。

“我们邀请水工、水文、地质等方面的专家,成立技术服务指导组深入各县区项目施工现场,对他们遇到的难题及时进行技术指导,确保项目高质高效推进。”市水利局总工程师张淑泼介绍,若局部涝水影响基础开挖,他们就通过新打水位观测井、设置临时观测点、调用抽排设备加快涝水外排等措施,缩短建设周期,提升建设成效。

一个个项目建设,一项项具体举措,正是鹤壁市以“四水同治”工作为抓手,凝心聚力搞水利建设的生动诠释。

联网互通

构建现代水网体系

2019年以来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部署下,鹤壁市吹响了“四水同治”集结号,通过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项目,探索出一条全新的鹤壁“治水路径”,为构建现代水网体系打下坚实基础。

为加快构建兴利除害的现代水网体系,浚县积极实施了淇河、卫河、共产主义渠水系连通工程。工程经卫河周口闸引卫河水入周口沟、浚白沟、民丰沟,经农场闸入农场沟到共产主义渠,自2021年1月13日开闸引水以来,日均引水20万m3,在有效补充地下水的同时,还满足了两岸群众农田灌溉用水需求。

6月2日,位于鹤壁科创新城西北部的披烟园中水湿地公园绿意盎然,彩色步道穿插其中,美不胜收。作为水系水源地,该园由水处理核心区、设施配套区、园林景观区、休闲健身区等4个功能分区组成,2021年完工后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。“根据鹤壁市水系规划,披烟园的出水将流入刘洼河、阳明河,从而贯穿整个鹤壁科创新城,能有效节约地表和地下水资源。”淇滨区水利局局长苏波介绍。

与此同时,为有效改善山城区水生态环境,提升汤河防洪排涝标准,山城区大力实施引淇水入山城水系连通综合治理项目。项目在加大城市径流雨水源头拦蓄约束的同时,还能极大地修复改善城市道路、小区路面、广场、绿地等汇集雨水下垫面条件,良好的水生态环境让周边群众广泛受益。

与之相连的鹤山区羑河湿地公园,包括生态河道治理及湿地保护部分,湿地保护面积428亩,实施羑河河道生态治理、湿地保护、河道清淤6公里,达到了湿地水源安全、水体污染治理、水土保持、水源涵养、湿地良好运行的显著效果。

荒山变公园、臭水成清渠、废地变湿地,如今的羑河湿地公园,成为鹤山区又一绿色生态廊道,与南山森林公园相得益彰,成为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旅游示范区。

“四水同治”的壮观画卷在鹤城大地上徐徐展开,唱响了一曲曲治水兴水的生态赞歌。2023年,全市共谋划“四水同治”项目60个,总投资49.48亿元,计划完成投资16.04亿元,截至目前,已开工59个项目,完成年度投资11.67亿元,初步构建起多元互补、蓄泄兼筹、配套齐全、功能完善的现代水网体系。

水到渠成

民心工程惠民生

6月2日,记者沿着沬水河一路向北,来到淇县卫都街道小洼村漫水桥。

从上游民主渠流下的潺潺清水正漫桥而过,偶有车辆经过,溅起层层水花,带来一丝丝夏日的凉爽。“渠水流到了家门口,垃圾不见了,河水更干净了,给整个村子带来了生机和活力。”一位从此路过的附近村民主动跟记者打招呼,他兴奋地指着河道两岸新植的白皮松、桃树说,“河边的风景特别美,我们现在就像生活在公园里,平时走一走、看一看,心情特别舒畅。”

工程建好了,如何确保周边群众长久受益?如何让民心工程持续暖人心?那就必须解决好长期供水的水源问题。基于这一考虑,鹤壁市立足防洪、供水以及水生态的现实情况,统筹生活、生产、农业和生态用水,实施多水源补水的动态调配,让“源头活水”源源不断。

针对淇河、卫河、共渠、汤河、浚内河、思德河、赵家渠等7条河流和城区水系,鹤壁市综合考量水资源现状、水利工程现状、规划建设水系连通工程等诸多因素,制订了专项方案,实施维护河流水生态环境调蓄水,持续改善主要河流水生态,营造水清、岸绿、景美的立体水环境,造福百姓。

“我们以闸坝联合调度、水资源置换、河流综合整治为抓手,合理安排闸坝下泄水量和泄水时段,维持基本生态环境用水需求,重点保障枯水期环境流量。”市水利局党组书记、局长赵秀民说。

流水淙淙、水清岸绿、鱼翔鸟鸣、繁花层叠……一到傍晚,流光溢彩的二支渠便吸引了广大市民纷至沓来,他们或在河边健身,或静坐,或聊天儿,或结伴散步。

5月17日起,经过连续多日生态补水的二支渠,随着水量增加水面渐渐开阔,河岸两侧景观为之一新,整个水系更为灵动清韵。这里,已经成为鹤壁市打造全域水系连通最新风景线。

“下一步,我们将从保障生活、生产、生态用水的当前实际和长远发展入手,强化水资源统一调配,加快输供水管网并网连通,构建全域水系互联互通,实现升级版水润鹤城。”赵秀民表示。

水清岸绿河渠安澜、人水和谐秀水长清的生态新格局,正在鹤城大地上逐步成为现实。

责任编辑:hN_1629